时间:2022-11-25 21:59:44 | 浏览:3072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布局,对一个企业有多重要?
在2007年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年度总结大会上,公司董事长杨恒坤提出,集团销售收入六年翻两番。这个在当时被看作不切实际的“口号”,仅用5年就提前完成。
2012年,东方电子集团再提新目标——用六年时间实现合同额翻一番。2018年,准时准点,再次成功实现。
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东方电子集团上半年业绩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国内同行业的亮点。
如今,作为中国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东方电子集团再次肩负起使命重任,向着“百亿东方”目标发起冲击。
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走过62年风雨历程的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从昔日“电影广播机械修配站”的地方小厂起步,依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实现了技术创新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管理理念从粗放式到顺应新时代的“精进模式”,成长为如今的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走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破旧立新、强势崛起之路,给众多正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企业提供了诸多启示。
在一个经济下行、行业投资下滑的周期中,东方电子集团连续13年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持续增长,即便面对疫情冲击,公司仍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对于企业的发展成绩,东方电子集团董事长杨恒坤用“真的来之不易”来评价。
“我们的目标不仅要争一时,更要争一世。”杨恒坤认为,“争一时”,是指当前公司正在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研发方案;“争一世”,就是要做好战略架构和布局,寻找关键路径,强化战略执行,保持持续竞争力,始终做到比竞争对手快一步。“东方电子之所以能在行业内取得如此成绩,关键在于一步步建立起来的战略布局能力和竞争底蕴,给企业持久发展提供了‘核动力’。”
企业持续发展,要对所处的大环境——自然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保持清醒的认识,然后基于对大环境变化的分析与预判制定应对之策。
东方电子原本的核心业务领域是智能电网。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东方电子审时度势,面向未来,着眼于持续增长,做好打攻坚战、持久战、跨行跨界战的准备。“必须增强发展底蕴,夯实管理平台,提升竞争优势,真正把企业格局和档次拔起来,把综合实力强起来,以期行稳致远。”杨恒坤如是表示。
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竞争越是激烈,越要注重客户的需求,并以此为核心,根据市场形势及时作出研判和布局。”杨恒坤说,从进入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开始,东方电子就深入洞察客户需求,快速做出反应,通过更新应用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用产品和服务成全客户,让电力公司能够以更高的管理效率、更低的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更低价格、更安全可靠的电力应用。
以“争一世”的执着,东方电子积极布局延伸产业链,依托深厚的智能电网和自动化技术储备,打造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自动化+IT+互联网+节能环保+能源互联”系统解决方案,发展“云、大、物、移、智、链”等新技术,从电力向水、燃气、制冷、制热、储能等延伸至客户用能生态系统,打通了综合能源管理全链条,构建起能源管理“生态圈”。“如今,公司无论是电力软硬件,还是企业运维服务和能源管理,甚至节能环保产业,都实现了深耕细作。”杨恒坤说,东方电子已经成功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到系统集成,从产品服务到电网运营及服务的转变,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遍及北美、欧洲、东南亚、非洲、中东等36个国家和地区。
8月20日上午,在东方电子集团一楼展厅,智慧能源综合管理系统屏幕界面上,实时显示着东方电子集团及下属公司多个园区的冷热电气水等能源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类处理,对能耗数据增减幅度进行动态跟踪、智能判断,挖掘节能空间。
“这套能源智慧管理系统,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系统,也是国内最大的智慧能源定制平台,曾荣膺联合国‘2019全球能源管理领导奖’,项目建成第一年就为海尔集团节约能耗费用1.3亿元。”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正基介绍,东方电子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对企业“冷、热、电、气、水”等能源介质的生产、输配和消耗及供能、用能设备状态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以此来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降低企业能耗成本。
从最初的主营电网变电站自动化装置,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再到如今构建完成智慧能源管理“生态圈”,东方电子集团的产业延伸,带动了营收逐步提高。从早期的年收入几千万元,发展成为如今年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5.8亿元、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的大型集团公司,东方电子走出了一条令人艳羡的成长之路。
“很多人说我们是‘弯道超车’,但实际是‘十年磨一剑’。”方正基举例说,以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为例,一套系统涉及自动化、能源互联、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如此复杂的高端智能系统,不是仅仅几个高科技人才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依托核心技术全力攻坚,集成多个部门,整合多项资源,通力合作才完成的。“没有任何捷径,都是长期积累沉淀的结果。”方正基说。
这个案例,也形象地映射出东方电子的发展轨迹——任何成功的取得,只能通过脚踏实地务实发展,一步步积累而来。
如今,务实作风已经渗透到公司的血液里,智慧城市建设、环保节能、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等一系列产业延伸项目都已成功落地,大幅提升了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东方电子最终要通过务实的作风来做成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做几个项目。”方正基对于过去几年的发展,进行了深度剖析梳理。他认为,“做项目和做事业有所不同,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项目是阶段性的工作,目标是完成产品交付、保持良好运行。而做事业要着眼于长远,是靠质量、诚信、服务、品牌等长期沉淀才能形成。”他认为,东方电子集团正是通过多年的沉淀积累,才成为如今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才能得以在中国能源管理系 统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中占有一席之地。
前不久,在新疆库尔勒市普惠农场3队10千伏牧农线213号至214号电杆处,东方电子公司研发的自动喷涂机器人在地面人员的遥控下,沿着导线均匀平整地喷涂绝缘层。50多分钟后,它将原来裸露的整条导线完成了厚度为2毫米的绝缘化处理。这标志着新疆巴州供电公司首次尝试导线喷涂绝缘漆获得成功。
自主研发自动喷涂机器人,解决供电线路“老大难”问题,这不是第一次。这几年,东方电子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解决用户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先后推出了高压智能电能表、10kV电子式传感器、智能巡检机器人、架空导线涂覆机器人等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赢得业界赞誉。对此,杨恒坤有着清醒的认识“,企业创新要围绕客户需求创造崭新的价值,而不仅是新事物或产品,创新的主要判断标准为是否契合客户需求、客户愿不愿意买,而不是产品或技术是否先进、是否新颖。”
务实的理念和做法,加上创新文化基因传承,使东方电子集团在科技创新领域已经抢先一步,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目前,东方电子集团拥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应用研究员(正高级)25名,博士18名,硕士550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员工所占比例为60%以上。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取得知识产权653项,其中发明专利107项,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465项,参与了42项国家标准和14项行业标准制定。
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奠定了东方电子集团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至今,东方电子集团已连续多年入选“中国软件百强”企业,连续18年跻身“中国电子百强”企业。
立志百年企业,只有科技创新远远不够。
正如杨恒坤所言,加速动能转换,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两个轮子转”。他认为,从根本上确保一个企业的持续成长,必须打造出一个精准、科学、适用的企业模式和平台来支撑。只有管理的“轮子”转起来,创新的“轮子”才能转起来。结合多年的创新与管理实践,杨恒坤创建了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对企业本原和本原架构的思考与打开、适用于各种类型企业的“精进模式”。
对于精进模式,东方电子集团精进学院负责人黄海悦做了进一步解读。精进模式展开讲就是“精确创新,持续进步”,是根据公司生态环境、竞争环境、公司资源和业务特点创建的。黄海悦介绍,精进模式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精确识别客户需求,打造行业线、产品线、地域线的“三线矩阵”模式,公司营销、研发、生产、供应链、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七大核心业务模块有机协作,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行业标准引领、有效的知识管理、全方位的创新,有效融合形成了高质量的管理流程和研发流程,促进企业释放出强大的生产力。
黄海悦说,精进模式已被评为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它既是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原需求与生态链和谐共进的发展战略,也是以打开客户需求为核心、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导向的商业模式,是以可靠、简洁、适用、健壮为特征的生态系统,又是战略与战术相统一、关键路径和目标相一致的运营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
正是得益于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两个轮子转”,东方电子集团才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始终保持极强的竞争力,企业品牌形象显著提升,创造了集团连续十多年保持增长、3家子公司挂牌“新三板”上市的业界传奇,东方电子也成为全市市管企业中增长的亮点。
过去十年,东方电子集团在精进模式引领下,完成了产业布局和升级。
未来十年,东方电子目标明确——继续以发展为主线,务实担当,打造“百亿东方”。
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东方电子要完成预期目标难度颇大,成功的底气来自哪里?
对此,杨恒坤说,“我们以前面临的困难更大,但最终都依靠顽强的拼搏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挺了过来。”近十多年来,东方电子集团经历了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风云变幻。远到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近到2020年的疫情肆虐,都给东方电子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但公司仍然能够生存下来并保持同行业少有的两位数增长,这都得益于企业全体员工的奋力拼搏以及对未来的精准战略布局。
“一个企业不经历至少三次危机,都算不上成熟的企业。”杨恒坤认为,危机不可怕,关键看企业如何处理危机,如何应对危机。一个企业在整个行业都在增长时增长不算本事,在行业低谷期别人不增长而自己还保持稳定增长才算真本事;一年做到增长不算本事,做到年年持续增长才算真本事。“市场总是有机会,也有挑战,危机即是机遇,不断寻找新的增量市场,抓住机会持续成长,战胜挑战不断精进,是一个企业的必由之路。”
眼下,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疫情冲击,“不说困难,只说怎么解决困难”的东方电子集团再次开启新征程,向着“技术领先,质量领先,成本领先,效率一流”的战略目标阔步前进。
YMG全媒体记者 滕岳 高少帅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王蕾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布局,对一个企业有多重要?在2007年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年度总结大会上,公司董事长杨恒坤提出,集团销售收入六年翻两番。这个在当时被看作不切实际的“口号”,仅用5年就提前完成。2012年,东方电子集团再提新目标——用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4月29日,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第一季度报告,营业收入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等主要经营数据均同比去年增长超过20%,成为东方电子集团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关键。面对复杂经济形势,东方电子再次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大小新闻客户端8月17日讯(通讯员 李全友 许超)为加强基层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推动“科创中国@烟台”落地,进一步发挥好科协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烟台市科协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
大小新闻客户端6月11日讯(记者 张苹)拥有350多项知识产权,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33项,其中国家标准25项,行业标准8项……这样一家企业拥有怎样的创新精神和运营模式?6月11日,“媒眼看烟台·聚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大小新闻4月1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孙长波)东方电子15日披露年报,去年营业收入34.2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44.41。营业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 8.
◆经济导报记者 韩祖亦就在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混合所有制改革”定调为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数天后,山东烟台市国资委便将旗下的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电子集团”)增资扩股项目挂上了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向战略投资者递出了“橄榄枝”。
4月8日,东方电子参与并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园区多元用户互动的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广州顺利通过工信部组织的项目综合绩效评价验收。●验收会现场●该项目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由广东电网公司广州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3月31日讯,有投资者向东方电子(000682)提问, 贵公司是否参与了南方电网的战略投资?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南方电网是公司最重要的服务客户之一。公司始终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响应客户需求,
格隆汇7月5日丨东方电子(000682.SZ)公布,东方茸世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认购高泰电子新增注册资本12.6904万元人民币,增资完成后东方茸世持有高泰电子的股权比例为0.5%。高泰电子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性能模切材料,并为
格隆汇6月30日丨东方电子(000682.SZ)公布,此前披露,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与专业机构合作设立半导体专项基金的议案》,公司董事会同意全资子公司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东方
来源:【镇坪融媒】今年以来,镇坪县深入挖掘特色乡土文化和旅游资源潜力,引导打造一批休闲农庄(乡村民宿)、露营基地,为康养旅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在镇坪县上竹镇大坝村境内的绿林深潭旁,坐落着一家精品休闲民宿“百合拾光”,占地面积20余亩。民宿周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泰证券,龚劼、王帅)投资要点在“十三五”基本完成了对西南市场的收购整合后,我们预计公司国内水泥业务的规模增长将 放缓,行业的供需关系将主导该业务的盈利水平。在 2022 年遭受了需求端的滑坡后,我们 预计 2023 年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海亮)2月12日,保利发展控股集团总经理刘平发表了题为《没有一条道路是奋斗者不能抵达的》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他表示,疫情防控仍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2020年保利发展的经营目标不会变。“志士惜日短,勇者常为新。”刘平在信中
东北网7月12日讯 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东安区坚决落实市委“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决策部署,安排了10个项目参加全市二季度开复工项目督导活动,着力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泛娱乐文化产业上。东安区通过
防疫卡口检查。党员干部观看大会盛况。开展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领导干部以“四不两直”方式“走流程”。喜获丰收。收获玉米。参观“惠企纾困政策”宣传展览。□陈雪婷 董学军 莫双 本报记者 刘大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富锦市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