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4 12:49:57 | 浏览:48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蓬莱阁。 高 远摄
石帆鸥影。 沈荣民摄
一
在北纬37度这一充满灵气的地带上,在辽阔无垠的神州东方,有一座城,名唤烟台。
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是它蜿蜒的臂膀,拥揽起黄海与渤海彼此交融的苍茫。它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宛如一把坚定的锁钥,扼守着京津地区的海上门户。
海岱齐鲁钟神秀,这是自然与历史赋予山东的底蕴。它东临大海、中怀山岳,既有重商文化,亦有古国文明。如果我们以这样的视角审视烟台,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地理文化同样多元:黄海、渤海皆在其侧,“胶东屋脊”亦在其内,地处滨海的地理优势带来了通商之利,而莱夷古国的文明之光可上溯3000年前。
未至烟台时,我一直在畅想,渴望在苍茫的大海上,望见一座仙台,那是神话里的海上瀛洲,一个烟霞缭绕的地方。然而,当我踏上烟台大地时,感受到的却是这片土地的敦厚与刚毅。那是历经了沧海桑田积淀下的品格,是枕山负海的广阔胸襟。
二
烟台的气韵是山与海赐予的,它的历史进程也似山海一般,起伏跌宕,潮来潮往。
当时间还停留在《山海经》中的上古苍冥时,名为“鞠陵于天”“东极”“离瞀”的3座山峦隐约勾勒出胶东半岛的形状。一位人面鸟身的东海之神——黄帝之子禺猇,成了东方部落的首领,烟台的历史就这样悄然地被编织进古老神话里,成为莱夷诸部最早的栖息地。为了生存,先民们与大海开始了博弈,白石村遗址出土的鱼骨器物,是6000年来族群繁衍的证明。
当周武王在牧野吹响讨伐商纣的号角时,中原屹立起一个伟大的王朝。可早已习惯了自由奔放的莱国百姓并不在乎周天子分封天下的统治,他们用生猛的原始力量,一度将大名鼎鼎的太公姜子牙拒之门外,与之争抢齐国的都城营丘(今山东淄博东北)。
当然,天下终究要由分裂走向统一。伴随中央王朝统治的不断加强,古老的莱国渐渐消失在历史中,取而代之的是秦朝的胶东郡、汉代的胶东国。
但是,莱地的儿女们从未离开这山海相依的故土,他们用勤劳和智慧继续耕耘。他们看惯了战国七雄争霸天下的烟云,也曾眼见徐福率3000名童男童女从蓬莱入海。
汉朝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烟台似乎被遗忘了。世人的目光或是聚焦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纷乱,或是沉迷于皇皇大唐的盛世昌明,几乎很少有人在意,登莱古郡是中原王朝扬帆入海、联通各国的门户,是海陆交通的枢纽,是北方最大的造船中心。停泊在海湾里的航船,演绎着“日出千杆旗,日落万盏灯”的辉煌,烟台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我们若将山东视作一只展翅的雄鹰,烟台无疑就是那锐利的鹰眼:它的心脏连缀着中原腹地,目光投向大海汪洋。它既有海上烟波的柔情,也有山川烽烟的壮烈。
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烟台成了倭寇、海盗垂涎的“美味”,频繁地被侵扰促使其转变为一座海防城市。大明王朝在这里设置了奇山守御所,狼烟烽火自海岸冲霄而起,烟台城的雏形也开始渐渐清晰。
到了晚清,闭关锁国的朝廷被迫将烟台写入通商口岸的名单。作为山东最早、也是中国北方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烟台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被迫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烟台,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它守望着东方悠久的仙山传说、儒家文化,也接纳了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科学文明,重塑起这座城的现代面貌。
三
烟台,是一部山与海铸就的传奇,亦是一幅历史与人文交织的画卷。一代文豪苏轼登临蓬莱,发出了“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的惊叹;千古才女李清照在驰向莱州途中,吟念起“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的伤怀。烟台的情韵,已然将古典诗词的豪放与婉约兼容并蓄。
昆嵛山烟霞洞里走出的长春真人丘处机,一言止杀,阻挡了成吉思汗的弯弓大刀。烟台山上,大明王朝抵御倭寇的烽火,成就了无数英豪的赫赫威名。“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在晚清乱世之际,轰动了中外学术界,把汉字历史推到殷商时代。张弼士创建的张裕酿酒公司,则昭示着民族工业的崛起。更不用说星火燎原的红色胶东,还有地雷战的英雄故事、杨子荣的剿匪传奇。
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莱。刚柔并济的烟台,像极了孕育它的山与海。刚烈时,风卷浪潮、山林呼啸;温柔时,波涛潋滟、和风细软。它经历过战争的摧折,蒙受过外敌的侵辱,却始终没有屈服。它总能用宽广乐观的胸怀去创造新世界,用天地之美孕育万物,用经略之美汇聚人才。
如今的烟台,是一座生生不息的活力之城。这里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绘就了一幅避暑旅游、休闲城市的生态画卷,那是烟台自然美好的天性。几千年斗转星移,烟台从荒蛮海岸蜕变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建设的港口城市。它发力于高端海洋产业,升级为制造业强市。它凭借港口的先天优势,拓展着海洋物流运输业。
从山海中走来的烟台,在与世界的迎来送往中,开启了乘风破浪之旅,站立潮头,奋勇前进。
如果说,在烟台老一辈人的心中,烟台中心,所有回忆大概是在芝罘区南大街海港路这附近。其实,随着城市更新,烟台发展,早已从传统的“一个中心,逐步外延”到“点状式”发展。作为环渤海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一带一路”重点建设港口城市,烟台的每一次战
烟台是山东第三大城市(前两大城市是青岛和济南),是国内最宜居的滨海城市之一,也是国内著名的“水果之乡”,烟台苹果和烟台樱桃在国内知名度很高。对烟台这座城我是向往已久,山东之旅的第二站我就迫不及待地从济南赶去烟台,想看一看烟台蔚蓝的大海,体验
生活在烟台,很多人的感受那就是幸福、安逸。在烟台这座城市里,你会不经意的就被身边不断出台的惠民政策、民生利好所感动。 记者在烟台开发区和芝罘区随机采访了14位市民,其中4位市民感觉政府正在进行的老旧小区改造最让人感动,占比达到了29%。市
记者 李楠楠 实习生 张恒8月1日,烟台市举行“数说烟台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全市今年以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和下步举措。会上,烟台市政府副秘书长、烟台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王语堂介绍了2022年烟台市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上
胶东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贾楚航 郑坤 见习记者 李一凡)全市争做清廉建设标杆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在全市上下引发热烈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烟台市纪委监委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把推动争做清廉建设标杆城市摆在突出位置,做细做实组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0月1日讯2022首届烟台非遗文化周在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启幕,烟台文明旅游志愿者们也走进活动现场,用实际行动“倡导文明、守护‘鲜美’”。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和游客玩起了“垃圾分类”的游戏,只需要将写有垃圾名称的卡片投到相
5月10日晚,2022年首期《问政烟台》节目聚焦创建文明典范城市,芝罘区、福山区、莱山区、牟平区、烟台开发区负责人接受问政,节目对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破损、网格员管理体制等问题进行探讨,直播结束后,被问政各区连夜召开问题整改会议,部署
胶东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邬勇 摄影 李刚)金秋九月,硕果盈枝。9月30日,由烟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轻工联社主办的“山东手造·烟台好礼”2022首届烟台非遗文化周在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启幕。山东是文化大省、非遗大省,文化资源丰厚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烟台日报》2022年7月8日一版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丹崖山麓,蓬莱阁下,历史文化名城蓬莱此刻正在经历“涅槃”蝶变,新城市建设全力起势,千年古城正在焕发勃勃生机。依托黄渤海新区发展契机,新时代的人间仙境肩负着
近年来,烟台高新区主动求变、借梯登高,在北京设立中关村·烟台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充分利用北京的人才、技术、产业、市场等创新创业资源,通过“企业注册在烟台、办公在北京、产业化回流烟台”飞地发展模式,推动资源要素“双向开放”、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2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衣玉林 通讯员 姜乾 朱文轩 王堃 摄影报道)高度超过200米的国奥云帆广场刷新城市天际线,荣获英国AR未来建筑奖的扬帆广场时光塔预计2023年完工,万华人才基地打造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许建立 李雯娅9月27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烟台专场。发布会上,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介绍了烟台在新旧动能转换、统筹协调发展、加大改革开放、发展海洋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10日讯(YMG全媒体·大小新闻记者 刘晋)上个五年,我市编制实施全域旅游、昆嵛山至长岛等总体和专项规划,统筹指导构建“两核突破、一带引领、一廊贯穿、五区聚集”的“2115”发展格局,重点打造中心
盛夏时光你是否向往这样一座城市偶一抬头远处的青山悠然入眼天晴的时候大团的云朵就像棉花糖海边起风了闷热被一扫而空空气里有海鲜和扎啤的清冽这不是别处 这里是烟台▼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烟台这是一座仙儿且鲜的城市邀请您欣赏大小新闻编辑部原创H5《什么
新年新气象,今天,我们迎来崭新的2020年,一切从新开始。烟台也即将开启全面开挂模式!包括交通,教育,医疗,便民设施.......件件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潍烟高铁进入开工倒计时列入全市“重中之重”工作的潍烟高铁项目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由2